最新目录

现代办公楼建筑设计探讨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类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办公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商业办公楼、自用办公楼是办公楼的两大类型。办公建筑的出现对城市建筑结构的规划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工作场

近年来,随着各类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办公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商业办公楼、自用办公楼是办公楼的两大类型。办公建筑的出现对城市建筑结构的规划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工作场所的设计和改进是当前建筑单位的重点。为了避免采光和通风条件恶劣的局部环境,人们尝试形成一个局部微环境,使之与自然完美融合。

1 办公楼的设计原则

1.1 总体原则

办公楼通常有大量的使用者。人员的流动和分布将对周围环境和市政设施产生影响。因此,在办公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应优先考虑办公建筑与市政建筑的和谐关系、规划设计、预留交通、商业、体育配套建筑、办公用户的住宅或教育配套设施等配套设施[1]。

1.2 简约原则

现代社会对办公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在于它的简单性、实用性和经济性。首先要考虑的是减少不切实际的装饰需求,使用简单的形状和颜色,实现和谐美观的立面效果。同时,简化的设计也适用于当前社会的紧张、烦躁的生活。现代办公室生活非常复杂。现代办公室职员的日常压力很容易引起焦虑。简洁清新的办公环境也为办公人群的日常生活创造了舒适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

1.3 主次清晰

在设计时,需要分析形状所表达的意义,并阐明其中包含的思想。在设计形状时,要区分主要思想和次要思想。在设计的时候,主要的思想被强调为要点,次要的思想是互补的部分,主要思想和次要思想应该相辅相成。目前的设计方法多采用轴向效应和尺寸效应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前者主要通过它表达不同的组合关系,后者主要应用于非对称设计,使整个设计更加美观、舒适、和谐。

2 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2.1 造型的设计

办公建筑造型不仅影响着内部员工的感受,也影响着企业的外部名片,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办公建筑造型的设计。在某的建筑设计是在原始体块上做了退台处理,在退出的台面上引入绿色生态建筑理念,同时形成局部微气候,在建筑的体量上做减法处理,形成了更多户外空间[2]。

2.2 对比设计

现代建筑的外形设计需要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突出建筑物的特点,明确识别建筑物的特点。比较的范围主要包括问题、颜色和大小。相比之下,主题突出,这种比较的设计使设计师的设计意义表达更加清晰。

2.3 节奏的配合设计

在一些建筑的设计中,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单元,而是由几个小建筑组成的一个群体。在这种设计要求下,有必要对各个部分和和表现的意味进行合理匹配。通过运用规则和反复的节奏组合,使人对建筑物产生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4 加强生态设计

(1)办公空间绿化设计。在人类与地球生态环境的科学关系中,人类建筑对地球有相当程度的依赖。一方面,绿色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代表,另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和精神上的舒适。在办公空间的营造中,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营造理念,在绿色营造方面,科学摆放绿色植物和盆栽植物。缓解员工的身心疲劳,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满足人们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依赖。

(2)加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的风格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设计时,周围的自然环境需要被检查和充分理解,以确保设计与周围的环境很好的融合。设计与自然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美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难度,保证了建筑项目与自然环境的良好融合。在建设施工中,也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各地自身的最大优势,控制好施工成本,实现生态工程的最优化[3]。

(3)利用好自然元素。在现代办公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元素,为建筑增添美感。建筑的设计也要符合自然环境的美,达到有机的统一,让人们在这里工作的时候身心都能得到快乐[4]。

(4)注意舒适的感受。现代办公楼的设计要求舒适性。传统的办公空间设计往往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现有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更注重舒适性。如果忽视了建筑设计中的情感,就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舒适感的设计可以促进员工的良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效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2.5 办公内部空间合理设计

中国经济一路向好,各种的企业大量成长起来,由此带来的是办公所的需求大量增加,同时随着人们对办公室要求不断增加,办公楼设计已全面进入精细化设计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众设计师们想要在设计上进行突破,进而提高房间的得用率,此处的得房效率除了指平面得房率,三维角度即空间净高也是一项重要因素,比较宽松的办公空间才能让员工感到舒适,不会因空间低狭而产生压抑的心理感受。

文章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网址: http://www.xdkxyq.cn/qikandaodu/2021/0708/514.html



上一篇:现代航空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试论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控制系统

现代科学仪器投稿 | 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 现代科学仪器版面费 | 现代科学仪器论文发表 | 现代科学仪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